当前位置:知之问问>百科问答>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2024-02-21 01:38:20 编辑:join 浏览量:553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令清朝统治者惊惶失措。大清国在《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用领土、主权以及一系列经贸特权暂时满足了欧洲侵略者之要求,同时太平天国也进入低潮,局势暂时稳定。

清政府中一些大臣痛定思痛,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以及在中央执掌大权之恭亲王等人,认为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他们继承了魏源等“经事派”提出之“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摹习列强之工业技术和商业模式,通过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模式发展近代工业,以获得强大之军事装备、增加国库收入、增强国力,维护清廷统治,此等人因此被称为“洋务派”。

1861年1月11日,咸丰帝批准了恭亲王奕䜣,会同桂良、文祥上奏之《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以富国强兵为目标之洋务运动从此开始。

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扩展资料

在洋务运动初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通过引进大机器生产技术,在各省成立了新的军事工业,以加强军事力量。如安庆内军械所(安徽安庆,曾国藩)、天津机器制造局(天津,崇厚)、陵凯江南制造总局(上海,李鸿章)、汉阳兵工厂(湖北汉阳,张之洞)、金陵机器制造局(南京,李鸿章)、福州船政局(福州,左宗棠、沈葆桢)和西安机器局(西安,左宗棠)等。

但由于生产管理方式是官僚主义旧式管理,加尺侍唤上产品仅供政府使用,不计成本,使得这些军事工业的产品大多没有利润,因而很少有再继续投资扩大生产的。

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完全属于官办性质,其经费主要来源是海关关税、军饷和厘金。所生产的产品不经过市场流通领域而直接调拨给湘军,淮军与沿海各省军用。19世纪80年代后因为各局厂经费短缺,以往那种不计价格的调拨方式有所改变。

例如南洋和广东先后向福州船政局订造兵船,均以协款名义先行预付船价半数左右。此后沿海各省中那一省需兵船就由何省筹款。并按照福州船政局为南洋代造快船成例办理。江南制造总局和天津机器局的每年岁入中都有各省解还的军火费用。

同时,各谈陪军火工厂的生产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际军火市场价格的影响,如果所产某种武器成本和售价过多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就会停止生产。这说明虽然是官办的和不为交换而进行的军火生产,也无法完全规避价值规律的制约。因此,这些军事工业逐渐带有资本主义的性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洋务运动

标签:洋务运动,兴起,背景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之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zhwenwen.com/answer/292709.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