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变化
我从出生就一直住在北京,除了假期偶尔去外面玩一玩.但是我对北京一点也不熟悉,因为北京经常有变化,有的让你习惯不过来.
目前北京最大的事就是办好奥运会,北京环境不是太好,于是政府下令,施行单双号。单双号是这样的,从七月二十号到九月二十号,只要日期是奇数,而你家的车车牌号最后一位也是奇数,那么你就能开车,是偶数就不能开车,日期是偶数你家车的车牌号最后一位是偶数就可以开车,奇数就不可以开车。开车还要分车道,有时会有奥运车道,你就不能行那条车道,那是专给运动员和奥组委的车道,别的车开到那就不能开车,还要罚款。
还有一件事,那就是不再免费提供塑料带,要买,这下,不少人家带起了布带和塑料带,要我说啊,这项政策其实根本没有给我们带来麻烦,以前我们就有条件带它们,但是没有人带。我从实行这项政策到现在一直没看见挂在树上的塑料带了。
以前,马路旁边的植物比较少,可能是因为污染没有现在这么严重。现在马路旁边的植物可多了,有香香熏衣草,有又高又瘦的树,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小花,摆在了一起,给无聊的行程增添了一丝乐趣。
在以前,有些人可能不自觉,排队时他插队,或者是吐口香糖等破坏环境的事情。现在这种事很少了,坐公交车事,能看见座位几乎满了,只有老幼病残座位是空着的,还有一些需要排队的事,大家都自觉的排好队伍,没有人插队。在天安门广场,吐口香糖的事也不多了,大家都自觉的用纸把它包起来。在路上,乱丢垃圾的变少了,大家都能按分类把垃圾扔进垃圾桶.
看着北京一天天的变化,我很高兴。
北京的变化
三月,一个春意盎然的上午,我如约来到北苑一个充满浪漫而优美的小区——茉莉园采访,主题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给北京市居民住房带来的变化。
2000年建造的茉莉苑小区,高楼鳞次栉比,座落有致,四周绿化带,平坦宽阔,特别是小区中央的一池泓水,使人感到小区充满灵气。我走进3号楼,乘电梯到16层,敲开了赵大爷的家门。
赵大爷今年76岁,精神矍铄,退休前在化工总厂任工程师。他热情将我让进门。“好大的客厅!”我情不自禁地说。赵大爷高兴地边为我递茶,边说:“一般,一般”。然后介绍说,他是2003年买的这套房,三室一厅,总面积142平方米,客厅将近40平方米。他接着说:“不怕您笑话,刚搬来那会儿,我连着三天睡不着觉,那叫一个兴奋,真没想到,老了,老了,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我从心里感谢国家的改革开放,感谢党和政府实行的房改好政策。”阳光通过宽大的落地窗纱幔,斑斑点点洒满客厅的每一个角落,也洒在赵大爷沧桑、褶皱,但又洋溢着幸福与满足的脸上。
说起改革开放给北京人住房带来的变化,赵大爷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他说,我亲身经历了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以前,是居者“忧”其屋,到了上世纪初,初步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现在,政府帮助我们继续奋斗,向着居者“优”其屋迈进。他慢慢地回忆着…….
早在70年代,赵大爷一家祖孙三代8口,住在总共不到24平方米的两间平房里。那个年代提倡的是先生产,后生活;高积累,低消费,住房建设的速度远远跟不上城市人口增长的速度。1978年,北京市人均住房面积仅仅4.2平方米。后来赵大爷的儿子结婚,家里实在住不下,只好就在屋前搭了个小棚子,仅能放下一张双人床。还不如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张大民一家的居住条件。屋里基本上没有家具,换洗的衣服、被褥就放在几个纸箱子里。天气好,可以在外边做饭,遇到天阴下雨、下雪,只好把生好火的炉子搬进屋内做饭,房间充满了油烟。
那时期城镇居民解决住房停留在“等、靠、要”三个字上。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要单位给房。赵大爷也是这样,期盼着单位分房能尽快轮上自己,而在他所在的国营化工企业,不知有多少人在排队等房。分房的情景,赵大爷至今记忆犹新:“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送礼、递条子的,等结婚娶媳妇的,拿菜刀威胁的……房管科的门槛都被踩破了。其实等待分房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水中望月,大多数时候没有结果,可人们还是在天天盼,月月想,年年等。”
赵大爷一家就在那两间平房里住了二十多年。他说,当时他特别羡慕住楼房的人。尽管那会儿北京的楼房都是一水儿的五层灰色居民楼,除了极少数“单元楼”,大多数楼是没有独立厨房和卫生间的简易楼、筒子楼。
八十年代新住房时代开始了。住房政策出现了分水岭。一方面“福利房”仍占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原先分配的“福利房”以及各式各样的自建公房折价转卖给了使用者。也就是在1989年,赵大爷将单位分给他的两间平房按其工龄,扣除房屋折旧,花了一万出头买了下来。
转眼到了1998年。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为标志,住房制度改革全面展开。住房实物分配被取消,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许多人的住房轨迹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2000年赵大爷住的两间小平房遇到拆迁,得到36万拆迁款。他的五个子女又凑了30万,再加上赵大爷多年的积蓄,花了70多万元,买下了现在这套南北通透的新楼房,实现了他多年住楼房的梦想。赵大爷说:“买房一年后,当我拿到红彤彤的房产本时,激动万分。我总以为自己这一辈子是无产阶级,没承想,老了,老了,又变成了‘有产’阶级。哈哈!”我听得出,老人爽朗的笑声,真的是发自内心。
是啊,住房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居者有其屋”是中华民族上千年的梦想。唐朝大诗人杜甫就有“安得广厦千万家,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著名诗句。虽然现在还不能说“俱欢颜”,但三十年来,广大人民群众住房得到极大的改善是不争的事实。
进入新世纪,北京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加快了住房建设的步伐。2002年我采访了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我清楚地记得当市委书记贾庆林在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北京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时,全场掌声雷动,提到五年后北京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提高到20平方米时全场掌声经久不息那个场景
2002年北京市人均住房面积是18.2平方米,五年后要达到20平方米,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我采访了时任的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沈宝昌,他说:“像北京这样上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要达到这个目标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人均使用面积20平方米是全市的平均数字,不可能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有些居民家庭会超过这个数字,有些会接近,还有些会有差距。所以下一步政府加大对住房困难户的扶持,其中一点,就是加大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力度和提供更多的廉租房,满足中地收入群众的购房需求。
我们有一组数据,见证近几年北京人住房面积的增大:2000年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6.6平方米。2001年:17.61平方米。2002年:18.2平方米。2003年:18.7平方米。2004年:19.1平方米。2005年:19.5平方米。2006年:20.06平方米。
时至今日,我们的政府实现了五年前的承诺。据北京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07年北京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0.75平方米。也就是说近五年北京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年均增长3.1%。2007年比1978年翻了两番还多。
千万别简单地看这些数据,他们凝聚了多少代人的期盼,多少代人的梦想,多少人的心血,多少人的艰辛!
走出赵大爷的家,已是万家灯火。在霓虹灯的映照下,小区更显格外美丽。从家家窗户透析出来的灯光,也显得格外温馨。我深深地感到,中国的改革是成功的,中国的房改也是成功的。因为,老百姓从中真正得到了好处,老百姓的房子真的大起来。人民安居才能乐业,乐业才能使国家发展,国家发展才能社会安定、和谐。
两片,供选择
标签:变化,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