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让学生们做了一套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其中有一道题目我觉得有点疑惑,写在新浪博客上请大家赐教。于是,有同事的大学同学现任华中师大中文系教授的子衿老师帮我解答,又有上海师大的硕士生海上泊客补充解释,不亦乐乎!现记录在此,存作资料。
原文: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援三兄况、余、员,并有才能。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寄之。尝受《齐诗》,意不能守章句,乃辞况,欲就边郡田牧。况曰:“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会况卒,援行服期年,不离墓所;敬事寡嫂,不冠不入庐。后为郡督邮,送囚至司命府,囚有重罪,援哀而纵之,遂亡命北地。遇赦,因留牧,玄宾客多归附者,遂役属数百家。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题目21.(4分)翻译“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正确的一项是( )
A.你是大的材料,应当很晚成功。好的工匠不拿朴素的一面给人看,况且是依从你的所好。
B.你是大的材料,一定很晚成功。好的工匠不拿破旧的东西给人看,况且还只是你所爱好的。
C.你是大器晚成,好的工匠是不肯把未经加工的 璞玉 给人看的,就依从你的所好吧。
D.你是做大事的人才,一定大器晚成,良弓是不会以朴素的面貌出现在别人面前的,况且是你所喜欢的弓。
命题者提供的正确答案是C。
我们是这样向学生解释的:马况用“良工不示人以朴”做类比,是对弟弟要到“边郡田牧”锻炼自己的志向表示理解,不锻炼是未经雕琢的璞,故应该是C。选项中,A与B的错误显而易见,而D的前半句译得很妥帖,产生一定的迷惑力;但“工”不通“弓”,把马援比作“良弓”的说法与上文“汝大才,当晚成”的定论也不符合。
可我的问题是:难道“朴”就等于“璞”吗?
翻阅古汉语字典,“璞”的义项为“含有玉的石头或未经雕琢过的玉”,而“朴”的义项则为“未经加工的木材”。并且,“朴”也没有通假“璞”的用法,那么, 我认为,或许最妥当的答案应该是把C选项的“璞玉”改为“木材”。
子衿的解答:
《战国策》中,就有一个“鼠璞不辨”的故事: 郑人谓玉未理者璞,周人谓鼠未腊者朴。周人怀璞(笔者:应为“朴”)过郑贾曰:‘欲买朴乎?’郑贾曰:‘欲之。’出其朴,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一说语本《尹文子》) 可见,“朴璞”混同由来已久。在《后汉书》中,原文是“良工不示人以朴”,博主的理解是有道理的。在表示“未经加工的”这个意义上,两者相通,而且两字音近,故有人混用。——只是希望我们的高考命题者不要拿这样的牛角尖让学生钻。 刚用百度搜一下,“良工不示人以朴”有977次,“良工不示人以璞”有906次(有很多是某汽车广告)。这也从侧面说明,大家心理上也能接受“璞”的用法。
海上泊客的补充:
同意博主及子衿的意见。 查找有关资料,原文应为“朴(朴)”。通常说来,未加工之玉谓之“璞”,未加工之木谓之“朴”。子衿所举《战国策》的故事,讲的也是“璞”“朴”不分,不过这里“朴”是指未腊过的鼠肉而已。可见,“璞”和“朴”,一是未加工的玉,一是未加工的木材,如果用于比喻将成大器而尚未雕琢的人才,都是可以的,而现在人的印象中,用“璞”似乎来得更熟悉一些,两者在这个时候混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这道题目,明明已经写作了“朴”,翻译的答案就不应该再解释成“璞玉”了。
标签:质疑,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