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的字面意思是伯牙不再弹琴,与琴绝缘。但实质上讲述的是伯牙与钟子期这对知音的故事,表达了知音难求的意思。
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
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扩展资料
相关故事:
伯牙是个很出色的琴师,王很喜欢他奏的琴。宫中每每大宴,王总会吩咐伯牙为大家弹奏助兴。大臣们都夸赞伯牙琴艺出众,久而久之便传出个“天下第一琴师”的名号。
人人都羡慕伯牙,仅一把古琴,弹指间便可名利双收,倍承圣宠。伯牙以为然,琴是他一生所爱,现在却也能以琴谋生,的确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事。
王宫里夜夜笙歌,伯牙机械的弹奏着那些自己早已烂熟于心的曲子,觉得乏味至极。王坐在堂上,单手托着脸,毓帘后一双清明的眼睛直直的看着正在奏琴的伯牙。
人们千篇一律的叫好声在伯牙耳里不过是一片泛滥的轰鸣。这些人里,哪会有人听得懂他在弹什么,随声附和人云亦云的话他已经听得够多了。
宫里的时间流动得及其缓慢,伯牙觉得日子一天比一天难熬了。伯牙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他会对王宫感到厌烦。比起一般人来,他已经拥有得太多太多了。厚禄,名誉,圣宠,他还缺什么呢?
夜风扫过庭院里的梧桐叶,伯牙携着琴缓步踱进了院里。天上的月亮圆的正好,凄清的月光像水一样澄澈。伯牙架好琴坐在院中,骨节分明的一双手轻轻覆上琴弦。悠扬的琴音悄然响起,他起弦风雅,说不尽的风华。
琴声像一条柔滑的丝带与泠泠月光纠缠在一起,惆怅而缠绵。伯牙闭上眼,聆听琴音就像聆听自己的心。一曲终了,明月清辉依旧,疏影摇曳如前。伯牙嘴角弯起一个优雅的弧度。他想,他明白自己缺的是什么了。
与此同时,庭院外久久伫立的王默默地拂袖离去,眼底藏不住晦涩的情绪。一夜无眠,伯牙躺在床上久久的盯着房梁,仿佛听见了窗外花的私语。第二天,一封辞呈恭恭敬敬的呈到了王的面前。
王从一大堆公文中抬起眼来,细细的打量着这位他一直钟爱的琴师。伯牙看着王轮廓分明的一张脸:“一个没有感情的琴师是不会奏出最美妙的乐曲的,待臣能真正当得起“天下第一琴师”这个称号时,臣定会回来再奏与陛下听……”
他问:“如果孤不让卿出宫,卿又如何?”
他答:“又能如何?”
半晌,王的嘴角挂起一抹意味不明的微笑,从喉咙里慢慢吐出一个字:准。
看着伯牙伶仃的背影,王突兀的笑了一声,凄然得让人心疼。伯牙呀伯牙,你是真的不明白孤的心意吗?
伯牙背起他的瑶琴,去大千世界寻找他的知音人去了。
伯牙以琴咏春,人云:伯牙你琴弹的可真好。
伯牙以琴喻水,人云:伯牙你琴弹的可真好。
时间长了,伯牙有时也会抱着自己的琴,默默的想:伯牙你琴弹的可真好,可是,再好没人听得懂又有什么用……伯牙抱紧了琴身,任凭寂寞在空气里蔓延。
参考资料来源:
伯牙绝弦
【作者】佚名 【朝代】未知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琴声。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宽广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江河在我面前流动!” 无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以便绝了自己对钟子期的思念。
赏析: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了。“伯牙绝弦”是交结朋友的千古楷模,他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的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
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听琴.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要表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到:”太好了,我仿佛看见了巍峨的泰山!”伯牙心里想要表达流水,钟子期就说:”太好了,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不管伯牙心里想表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的道出他的心意.钟子期死后,伯牙觉得世上再难找到听得懂他琴声的人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复弹琴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注译
绝 :断绝 善 :擅长,长于。
伯牙绝弦(3张)鼓 :弹。 志在高山 :心里想到高山。 哉 :语气词,表示感叹。 峨峨 :高 兮 :语气词,相当于“啊”。 若 :像。 洋洋 :广大。 念 :心里所想的。 必 :一定,必定。之:他。 谓 :认为。 知音 :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乃 :就。
复:再,又。
译文
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于倾听。俞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眼前!”俞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弹得真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在我耳边流淌!” 俞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里想的。钟子期去世后,俞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最心爱的琴弦挑断,把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能听出我的心意,想象出的景象就像我的心中的景象。我到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听琴,俞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大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俞伯牙心里所想,钟子期一定能知道它。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说(认为)世上再没有真正了解他的人了,于是(就)摔破了琴,决断了弦,终身不再弹了。
(意思差不多就可以啦~)
伯牙绝弦,也叫做伯牙鼓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
标签:绝弦,伯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