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钣金件大多批量生产,其成型过程是在机械设备上完成的。手工操作多为辅助加工,但单件加工或修复主要是手工操作。常见的钣金制作的手工工艺有弯曲、收边、放边、拔缘、拱曲卷边、咬缝和校正等,同时用焊接、柳接等方法实现各钣金件之间的永久连接。
【汽车钣金件的损伤类型】
汽车车身钣金件在车辆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各种损伤。常见的有:磨损、腐蚀、断裂、金属板面的凹凸或撕裂、褶皱、弯曲和歪扭等。属于车辆运用过程中的损伤有:磨损、腐蚀、裂纹等;属于机械损伤的有:意外事故引起的凹凸、撕裂、皱裙、弯曲和歪扭等;有时由于设计上的原因,如结构强度不够,工艺设计不合理,也会造成钣金件的损伤。
钣金件发生损伤时,往往不止一种损伤。所以在修理时,应观察和分析,针对不同的损伤情况,采用不同的修理方法和顺序,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汽车维修技术网 原创 https://www.QcwxJs.com/)
【褶皱和凹凸的修复】
受外力撞击或挤压而引起的褶皱和凹凸,如损伤较轻,金属未发生延展,属于弹性变形。较重的,金属会发生延展,属于塑性变形。当撞击或挤压特别严重时,则会产生撕裂。车身钣金件外露部分,均有可能发生褶皱和凹凸性损伤。
凸面的修整:
大曲率凸面的修整见,对于凹凸性损伤,可采用锤击法或顶拉法修复。较小的凹凸性损伤,可把垫铁垫在凹处最低部位的背面,用锤敲击,并相应改变垫铁位置。
当凸起处基本敲平,凹陷部位由于垫铁的反作用力,也会大部分回复。然后观察板面的总体平顺情况,有针对性地做一些细微的修整,即可使凹凸损伤修复。
较大的凹陷:
可用垫板垫在凹陷部的背面,用撑顶工具直接顶起。
为减少顶起力,必要时可把凹陷部位加热至暗红色。顶出时应考虑回弹,可使其“矫枉过正”。如表面有较大的延展性凸起,可使延展处金属适当收缩。如损伤部位难以放进垫铁,可在凹陷部位钻孔,孔数尽可能少,孔径尽可能小,然后用铁丝折成钩形,从孔内扣牢,再施以外力拉伸,待合乎要求时,抽出铁丝,焊孔,磨平。
褶皱性损伤修复
对于褶皱性损伤,可在褶皱处施以外力(与撞击力方向相反),使褶皱展开转变为凹凸性损伤。然后用凹凸性损伤修复法进行修复。修复工具可采用手动葫芦,一头固定在钣金件褶皱处,一端固定在坚固的柱、壁上,收紧导链,褶皱逐渐展开,应随时观察伸展程度,避免撕裂。
【弯曲和歪扭的修复】
受外力撞击或挤压而引起的弯曲和扭歪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意外事故引起的损伤。一般来说,撞击或挤压中心附近的弯曲和歪扭变形较严重,而且容易发现。而轻微的变形则要靠检测工具和与设计尺寸数据比较来确定变形程度。有时也可通过观察钣件邻界部位的相对位置来判断。
车身框架、梁、柱的变形,可用撑拉法校正,撑拉作用力的方向应与变形力的方向相反。如车顶右前角受撞击后下塌,造成右门框和风窗框右前角变形,车门不能闭合,此车框架变形的重点在车门框右上角处。用撑顶器顶在门框右上角和左下角之间,旋动手柄,使两端螺杆伸长。随着撑顶器螺杆的伸长,车顶右上角逐渐上升,风窗框也相应复位,门框也可逐渐复原。又如车左侧受撞击,造成左侧两门间中柱内凹,此时可用手动葫芦,一端固定在中柱受损处,另一端固定在坚固的柱、壁上,拉动导链,使铁链缩短,中柱凹陷处将逐渐复位。
用撑拉法校正车身框架、梁、柱时,应在车身钣金件与撑拉工具接触处垫上垫板,以免造成新的损伤。
【撕裂的修复】
受外力撞击和挤压而产生的撕裂,轻则伴随着钣料的延展,重则损失部分钣料,俗称“缺肉”。
损伤较轻者,应先将撕裂部位修理平顺,然后施焊,有条件的最好用CO2气体保护焊,焊口要修平,然后测量是否有延展性凸起,必要时用凹凸性损伤修复法修复。损伤较重且“缺肉”者,应视其程度、形状,考虑挖补,或者更换新件。
如需要挖补则应将其“缺肉”处尽可能挖成简单的几何形状,然后测量空洞尺寸,采用与原件材质、厚度相同的板料填补。下料时周边一般留有不大于1mm的焊口,最好用CO2气体保护焊,可减少工件焊后变形,而且抗锈能力较强。另外由于焊丝含氢量低,其抗裂性能好,焊后结构强度较高。
标签:钣金件,车身,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