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龙师”独立95师。常山赵子龙如雷灌耳,能取这个名字当然很不简单,但其原因却无人知晓,现在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和25师比起来95师的血统并不纯正,该师是以留在中原脱立了“宁马”建制的部分马家军为班底组建而成。后加人了大量河南和两湖籍的兵员。34年整编时调入大量的黄浦系中下级军官,由罗奇接任第三任师长,任此职长达6年之久。因此该师也慢慢从地方杂牌变成了准中央嫡系。西北马家军非常善于近距格斗,尽管后来该师西北人越来越少,这一传统却保留下来。95师极为重视白刃搏斗的训练,从军官到士兵都是拼刺刀的好手,这一点给很多国府高级官员留下深刻印象。因长期驻守河南南阳,该师又被称为“当阳部队”。95师是极少几支从未和红军交过手的中央军正规师中的一个。抗日军兴,参加了豫北游击战,徐州外围作战,第一、二、三次长沙会战,长衡会战等。在第二次次长沙会战中,283团一个连在横田镇一个树林里与日军荒木支队一个大队(也相当于一个连)近距离遭遇。日军们退掉子弹抬着38枪高叫着冲了上来,国军士兵们毫无畏惧迎上去,一场激烈血腥的白刃战进行了近一个小时,杀红了眼的双方竟然都无退意,直到一方的人全部倒下。日军的白刃战极其厉害,连善使大刀的西北军也很少占到便宜,可是这次战斗的结果是我方伤亡六十多人,日军被毙九十四人,一个大队几乎被全部杀死。据日方记载,后日军部队所发现尸体极少枪伤,大部为白刃格杀,大队长上原被三把刺刀钉在一棵大树上。此战轰动了整个战区,加上95师在整个会战的出色表现,“当阳部队”“赵子龙师”从此叫响!日军中熟读三国者众,因此“赵子龙师”也在日军中很有名气。抗战胜利,95师赴越南受降,接收台湾,使该师官兵颇感光荣。内战开始后,95师作为独立师在华北作战,一般来说,当时的国共两军都不重视独立师,但独立95师是例外,虽然基本还是日械装备,也在华北打出了点名堂。1948年9月,辽沈会战打响,独立95师加入国军东进兵团,自华北开赴东北,进攻塔山,对手是歼灭“千里驹师”的东野4纵,还有11纵。从10月10日到10月11日,以54军、62军为主的攻势受到重创,10月13日至10月15日,“赵子龙”粉墨登场了,连钢盔都不要的团营级军官戴着大盖帽抬着冲锋枪冲在最前面,士兵前仆后继,争先恐后,一排倒下去,一排又上来。周围的同伴都死光了,活着的人也不后撤,把自己人的尸体拉过来做成掩体象钉子一样钉在那里,等待下一次冲锋,表现的极为强悍勇猛。尽管兵力装备不占绝对优势,“赵子龙师”还是几次突破了4纵阵地,但缺乏后援又被夺回。撞在铜墙铁壁上的独立95师终于发现,终于有了“赵子龙师”攻不下的阵地。到了16日,实在冲不动了,自称在华北没有丢过一挺机枪,没有阵亡一个连长的独95师此战损失了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军官,士兵剩下三个多营。4纵也受到惊人的伤亡。讽刺的是,此时期待已久的战车部队终于海运抵达葫芦岛,而锦州方面的炮声也渐渐减弱。第一次闯关东的“赵子龙师”彻底失败了,后撤回华北,把大批的官兵永远留在了黑土地上。有朋友认为独95师在抗战时就是“杀敌八百,自伤一千”的典型,加上塔山之战采用了相当愚蠢的纯步兵组成的集团冲锋,是支“憨勇”的部队,算不得精锐,在下不敢苟同。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素质,装备,战术都远不及日军,所以只有拿出不怕死的精神和敌拼命才能有好的效果,象95师这样的部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塔山之战,国军缺乏重火力支援,身经百战的独95师岂不知道采取人海战术的后果,但54军、62军的常规战法都不能奏效,所以他们也只能一拼了。而且也取到了一定效果,独95师给守军的压力始终是最大的,他们的精神也给解放军将士极大震撼。东野4纵李天佑回忆录中有这样一句话:“进东北和国民党新一军和新六军交手后发现,他们和山东顽军大不相同,进攻塔山之敌独立95师,其官兵的勇敢和不怕死的精神即便在我军也是极为少见的。”
标签:赵子龙,国民党,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