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会石家庄东南的中心位置,矗立着一座洁白大气、主体高15层、单体建筑面积达12.3万平米的医疗综合大楼,楼内环境优美、洁净温馨、设备先进,是真正集现代化与智慧化为一体的5G医技病房综合楼。
而在五十年前,它的前身仅仅是一座在菜地上拓荒建成的、简陋的草棚医院——冶金部下属的华山冶金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几代医者在华山脚下艰苦创业、聚沙成塔,在太行山下弦歌不辍、薪火相传,把一座简陋的草棚医院打造成了以神经、精神和心血管病诊疗为主要特色,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和健康管理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河北医科大学医院。
博医济世的红色医院:一次搬迁三次更名 河北医科大学医院始建于1971年,是在六二六指示精神的感召下创建和成长起来的红色医院,经历了一次搬迁,三次更名,由小变大、由白手起家到聚势腾飞,每一次变迁和飞跃,都离不开医大一院人的辛勤耕耘,他们用“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大爱赓续着医者的奉献精神。
1971年6月26日,经过在菜地上搭建简易席棚,这座位于华山脚下——陕西省华阴县桃下镇的红色医院正式诞生并对外开诊,医院时有职工70余人,开设床位30张。
岁月峥嵘,几度变迁。1988年2月,医院随学校迁址石家庄,9月12日,在校园内闲置的一排平房内对外应诊;1995年5月,并入河北医科大学,更名为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职工280人,其中高职称20人;1996年3月26日,更名为河北医科大学第五医院;
2002年4月,经上级批准,更名为河北医科大学医院,5月22日正式揭牌。
这三十年间,全院职工筚路蓝缕,克服环境简陋、人才缺乏、床位紧张等重重困难,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玉汝于成,从草棚医院到综合性大学医院,变的是不断阔步发展的新征程,不变的是医大一院人护佑人民健康的使命与担当。
实现跨越的大学医院:踵事增华开拓进取 2002年正式更名后,医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在大学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办院规模不断发展壮大。
2006年,整体纳入卫生事业编制管理;
2008年,购置59亩原河北师大职技校区;2011年,经河北省评审评价领导小组和评审评价委员会会议审定,确认医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2年5月22日,精神卫生楼落成投入使用;2015年12月18日,新医技病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夯实医院发展基础。
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一代代学科专家秉承“崇德精术,博医济世”的院训精神,不断传承发扬、锐意进取,逐渐打造了一批享誉业界的优势学科品牌。
精神病学、老年医学、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普通外科、临床营养学、内分泌科获批为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获评心血管内科、产科、烧伤科、骨科、普通外科、口腔专业、精卫科、传染科、眼科、医学影像专业、老年病科等11个河北省临床重点专科,肾病科、血液病科2个河北省中医重点专科。
以科研教学为助推,提升医院医疗质量。
作为大学直属医院,每年承担河北医科大学教学任务10000多学时;近年来,高度重视科教研工作,累计承担各级科研项目1200余项,其中项目25项,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获批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河北省脑老化与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河北省大肠癌准确诊断与治疗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脑科学与精神心理疾病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烧伤救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标准生物标本库正式运行,大大提升救治患者的能力和水平。
大医精诚,至善至臻。这一系列开拓进取的背后,是河北医科大学医院致力于创新医改、服务患者的发展理念,标志着医大一院在医疗服务、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等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开启了医院发展新纪元。
感动河北的人文医院:先心病救治播撒爱心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2004年,河北医科大学医院成功为一对连体婴儿实施了全国第三例成功的胸腹相连分离手术,以及先心病手术,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
2004年8月23日,医院和河北省妇联、河北省少儿基金会在全省率先启动了“救助贫困先心病儿童公益行动”,从此揭开了医院坚守公益、爱心救治的新篇章。18年来,救助治疗的患儿,不仅遍及河北省各个县市,还有许多来自周边省份,以及遥隔几千里的四川、海南、西藏、新疆和“一带一路”国家吉尔吉斯斯坦;先心病爱心普查车走遍了156个县市区,行程达400000公里,累计普查35000名儿童,成功救治12000名患儿。
2018年12月6日,河北医大一院与吉尔吉斯斯坦卫生部国家心脏病中心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医院先心病专家王震教授先后为该国救治先心病儿童530名,为当地培养了一批“带不走”的先心病治疗团队,搭建起与“一带一路”国家医学交流的友谊之桥,被亲切地称为“一带一路”上的“白求恩”。
医院坚守初心的公益行动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来院患者的广泛支持和赞誉,先后荣获河北省关爱儿童贡献奖、“感动河北”年度群体奖、河北省儿童慈善奖等荣誉称号,先心病爱心团队荣获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王震教授获评中央文明办“中国好医生”荣誉称号。 砥砺奋进的精致医院:掀开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党建引领,凝心聚力。
医院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融入医院治理各个环节,不断促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充分发挥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提出打造“规模要适度、学科有特色、管理精细化、运营有效率、医院有文化”的“精致医院”发展目标,实行6S管理及各项提高管理效率的新举措。 2020年11月28日,全省首家5G医技病房综合楼在医大一院正式启用;2021年10月7日,医院对门诊楼进行搬家和全面升级,实现了信息化向智能化的转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医院以新大楼启用为契机,一次性购置了价值近4个亿的医疗设备,装配有河北省首台射波刀,省内领先的箱式、气动式双套物流系统,紧紧围绕提高患者就医感受和保障医疗质量安全,有力促进了医院整体医疗环境和医疗水平的全面提升。
近年来,医院提出“四维度一平台”的学科建设思路,向上进行学科整合,向下细分亚专科,向内加强学科带头人和人才梯队建设,向外通过医联体建设进行学科管理和技术输出,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目前,神经、精神、心血管、急诊急救支柱专业已经形成,建立了睡眠中心、眩晕中心等多学科诊疗平台。 2021年6月,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正式落户启动建设,2022年3月30日,二期工程正式开工,预计2024年底将全面竣工投入使用。
目前,王玉平教授、汤劼教授等二十多位专家实现常态化入驻,并设立了河北省神经疾病会诊中心,不断增强优质医疗资源区域辐射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
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全体职工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面对肆虐神州大地的新冠肺炎疫情,医院党委一手抓疫情、一手抓日常,2020年初,25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圆满完成了各项阶段性工作任务。
2021年石家庄疫情期间,医院检验中心作为国家卫健委指定的公共检测实验室,承接石家庄市全员核酸检测任务,累计完成500余万人份检测量,实现日检测标本量达70万人份。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来院视察,充分肯定了医院为抗击疫情所做的突出贡献。 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几十载风雨兼程,医大一院人奋勇争先谋发展,继往开来谱华章,河北省先进集体、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群众满意的医疗机构、全国人文爱心医院、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型医院、全国模范职工小家……
这些荣誉和成绩,正是医大一院拥抱新时代医疗卫生改革的担当作为;栉风沐雨忆往昔,峥嵘岁月铸辉煌,建筑面积从900平方米到20万平方米,职工人数从70余人到2519人,病床数从30张到2000张……这些数字的变化,正是医大一院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交出的优异答卷。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
河北医科大学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赵增仁表示:2022年,恰逢更名二十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医院从发展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在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不断实现新的跨越。医院党委将2022年定为“技术攻坚年”,提出“畅通一切方便患者渠道,落实一切支持临床举措”的为民理念,在勇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医改潮头、在全力为全省人民保驾护航的路上,医大一院人必将奋楫扬帆、砥砺前行!
(文章来源:互联网)
标签:医院,5G,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