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癣皮,多年生宿根草本,全株有强烈香气。
根斜出,肉质,幼嫩部分密被白色的长毛并生着生水泡状凸起的腺点。
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13,对生、纸质。
总状花序顶生,开白色或淡紫色花。
蒴果5裂,表面被棕黑色腺点、腺毛及白色细柔毛。
生长习性
苔藓不适宜在阴暗处生长,它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线或半阴环境,最主要的是喜欢潮湿环境,特别不耐干旱及干燥。
养护期间,应给予一定的光亮,每天喷水多次,(依空气湿度而定)应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
另外,就是温度,不可低于22℃,最好保持在25℃以上,才会生长良好。
苔藓植物是一群小型的多细胞的绿色植物,多适生于阴湿的环境中。
最大的种类也只有数十厘米,简单的种类,与藻类相似,成扁平的叶状体。
地理分布
苔藓植物分布范围极广,可以生存在热带、温带和寒冷的地区(如南极洲和格陵兰岛)。
成片的苔藓植物称为苔原,苔原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洲,局部出现在树木线以上的高山地区。
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苔藓植物一般生长密集,有较强的吸水性,因此能够抓紧泥土,有助于保持水土。
可作为鸟雀及哺乳动物的食物有助于形成土壤苔藓植物可以积累周围环境中的水分和浮尘,分泌酸性代谢物来腐蚀岩石,促进岩石的分解,形成土壤。
内服:煎汤,10~25克。
外用:煎水洗。
炮制
拣净杂质,除去粗皮,洗净,稍润,切片;晒干。《得配本草》:酒拌炒。
宜忌
虚寒证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恶螵蛸、桔梗、茯苓、萆薢。
②《本草经疏》:下部虚寒之人,虽有湿证勿用。
选方
①治肺藏风热,毒气攻皮肤瘙痒,胸膈不利,时发烦躁:白癣皮、防风(去叉)、人参、知母(焙)、沙参各50克,黄苓(去黑心)1.5克。上六味捣罗为散。
每服10克,水一盏,煎至六分,温服,食后临卧 (《圣济总录》白癣皮散)
②治痫黄:白癣皮、茵陈蒿各等分。水二钟煎服,日二服。 (《沈氏尊生书》白癣皮汤)
③治鼠疫已有核,脓血出者:白癣皮,煮服一升。
(《补缺肘后方》)
④疗产后中风,虚人不可服他药者:白癣皮150克。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服。耐酒者可酒、水等分煮之。
(《小品方》一物白鲜汤)
清肺止咳
火热之邪,上灼于肺,伤津劫液,阻遏气道,使肺之肃降无权。
其症可见:咳嗽气粗,痰黄而稠,鼻咽干燥,面唇红赤,烦渴便秘。
白癣皮苦、寒,入肺经,可清在肺之热邪,金气清肃,咳嗽自消。
清热利湿
白癣皮的味道苦,寒,苦能燥湿,寒热,故可用于湿热引起的各种疾病。
《本草纲目》:“白癣皮气寒善行,味苦性燥,为诸黄风痹要药。”
祛风燥湿
《本草原始》:“白癣皮入肺经,故能祛风,入小肠经,故能去湿。
夫风湿既除,则血气自活而热亦去。”
清热解毒
白癣皮苦、寒,具清热解毒之功效。
《药性论》;“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
。”《神农本草经》:“主头风……
女子阴中肿痛。”
清热定惊
白癣皮苦寒,其清热、泻火力强,故用于因热则生风之候。
其它作用
白癣碱,碱、崖椒碱阴芋合剂能降低肾上腺素对豚鼠精囊的作用,茵芋碱可引起肌肉瘫痪,因为哺乳动物的血压下降引起心肌受累。
茵芋碱能提高横纹肌的张力,加强脊髓反射的兴奋性,葫芦巴碱药理活性弱,但早年有报告其在神经肌肉标本能降低神经的时值,对肌肉的时值则先降低后增加,此外,葫芦巴碱有一定抗癌作用,12.5mg/kg能使P388白血病小鼠生命延长31%。
抑制免疫、抗变态反应和抗炎
对体液免疫有抑制作用,对抗体生成细胞的增殖和循环抗体的生成均有抑制作用。并且在抑制免疫的同时,不导致脾脏萎缩。
可显著抑制致敏T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显著抑制小鼠接触性皮炎和缫Ⅳ型变态反应以及迟发型超敏反应。
对非特异性炎症和变态反应性炎症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抗癌
本品有抗癌作用,能抑制肿瘤细胞的核酸代谢。
使动物肿瘤细胞明显坏死,瘤体缩小,有大量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包围肿瘤细胞。
白鲜碱、胡芦巴碱、梣酮和挥发油为抗癌的有效成分。
抗菌、解热、镇静
其多种生物碱对多种细菌和真菌有抑制作用。
白鲜皮茵芋碱有解热降温和镇静镇痛功效。
对心血管
白鲜碱小量时兴奋离体蛙心,使心肌张力增强,心脏每搏输出量和每分钟输出量均增加。所含花椒碱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茵芋碱有麻黄碱样作用,能使猫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冠脉扩张。
此外,在紫外线照射下,白鲜碱能与DNA之双螺旋结构中的嘧啶碱基形成加成物,这一作用与牛皮癣治疗药8一甲氧补骨脂素相似;白鲜皮尚有抑制真菌的作用。
标签:白癣,作用,功效